唐朝藩属

作者:原创编辑 -
唐朝藩属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唐朝藩属,以及唐代机构职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为什么唐朝灭了百济和高句丽之后不继续灭了
  2. 唐代机构职责
  3. 盛唐戍边的主要内容

[One]、为什么唐朝灭了百济和高句丽之后不继续灭了

〖One〗、660年,在新罗的求援下,唐高宗派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十万大军渡海作战,攻灭百济。

〖Two〗、此时,已经立国七百年的高句丽,内部多年饥荒,外部强敌压境。666年末,唐朝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其发起攻击,经过两年奋战,高句丽国灭。在此期间,大唐与新罗是盟友关系。

〖Three〗、唐灭百济后,设立熊津都督府;攻灭高句丽后,设置安东都护府,治所平壤,由薛仁贵率唐军镇守。

〖Four〗、朝鲜半岛的战争刚刚平息,大唐的西部又燃起了战火,丝绸之路沿线受到了吐蕃的攻击。

〖Five〗、670年,吐蕃攻灭大唐羽翼下的吐谷浑,侵入西域,于阗、龟兹、换城失陷,安西四镇都落入吐蕃之手。吐蕃对于大唐的威胁是心腹之患,在唐蕃的战史中,长安都曾被攻陷过。唐高宗招回薜仁贵、主持对吐蕃的作战。但在大非川被吐蕃大败,唐军全军覆没。

〖Six〗、随着兵力不断地被抽回国内,唐军在朝鲜的兵力不足。新罗国王发现这是扩张势力的天赐良机,于是,一方面支持前高句丽将领叛乱,将战火烧到了辽东,另一方面亲自举兵,进攻大唐在百济设立的熊津都督府,正式与唐朝翻脸。

〖Seven〗、与吐蕃作战失败的薛仁贵又被火速调回熊津都督府,但所带的兵力有限,后勤供应又跟不上,新罗占据天时、地利、人和。672年,唐军被迫撤离,百济故地全部落入新罗之手。

〖Eight〗、此时大唐的西部,与吐蕃的战争形成拉锯。673年,唐朝恢复了安西四镇;678年,又被吐蕃夺回;679年,安西四镇再被收复,687年,武则天被迫放弃;此后唐军二次主动进攻,都遭败绩;直到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复收西域,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

〖Nine〗、可见,西部的纷争占据了唐朝大部分的战争资源。期间,高句丽的故地,旧贵族发起了叛乱,新罗在背后积极支持,唐军用了三年才彻底将其平定。

〖Ten〗、673年,唐暂时收复安西四镇,唐高宗令刘仁轨、李谨行讨伐新罗。刘仁轨攻破新罗重镇七重城后,又接到回国备战吐蕃的命令。

1〖One〗、675年,李谨行继续带兵南进,打了不少胜仗。直到有争议的买肖城之战,双方的史书各自记载取得了自己的胜利。

1〖Two〗、其后不久,李谨行又出现在了与吐蕃的战斗中,并因功获得奖励。由此也可看出,与吐蕃的战争真的很紧张,在朝鲜半岛统兵过的大将契苾何力、薛仁贵、高侃、李谨行都被调往西北,更说明了这一点。

1〖Three〗、经过几年的较量,新罗国王认识到与唐朝长期对峙,一旦唐朝缓过手来,后果堪虑。趁着唐朝与吐蕃激战正酣,主动服软,派使臣向唐高宗谢罪,愿为大唐藩属。

1〖Four〗、而唐朝方面,主要精力放在与吐蕃的战争上,武则天和不少大臣力劝高宗讲和,以避免双线作战。还有,此时的辽东,民力凋敝,粮草都需从内地运输,千里运粮,对任何国家都是重负,需要大量的民夫和运输工具,隋朝就因此而亡。

1〖Five〗、毕竟吐蕃才是心腹之患,于是唐朝默认了新罗对大同江以南地区的控制权。将安东都护府撤至辽东,唐朝与新罗间的战争结束。

1〖Six〗、综上所述,唐朝联合新罗攻灭百济、高句丽后,在两地建立政权,并没有吞并新罗的企图。新罗在战争中没得到想要的好处,借大唐控制力减弱之机,扩张地盘。此时,大唐灭新罗有了契机,但不巧的是,吐蕃崛起,唐朝的战略重心西移。历史给了新罗机会,最后双方达成妥协。

[Two]、唐代机构职责

〖One〗、唐朝沿用隋朝官职制订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监、九寺。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Two〗、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Fourteen〗、司。

〖Three〗、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古代官署名。掌管机要、发布政令,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

〖Four〗、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Five〗、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

[Three]、盛唐戍边的主要内容

〖One〗、1是描述了唐朝时期,为了保卫边疆安全而设立的边防军事制度和战略部署。

〖Two〗、2盛唐戍边主要内容包括了边防军队的组织、训练和装备,以及边境地区的防御工事建设和巡逻防守等方面。

〖Three〗、3这部作品通过描写戍边将士的英勇抗敌和保卫边疆的事迹,展现了唐朝政府对边疆安全的高度重视和边防军队的忠诚奉献精神。

〖Four〗、4同时,盛唐戍边也揭示了唐朝边疆地区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以及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内容。

〖Five〗、5这部作品的主要目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讴歌边防军人的英雄事迹,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时期边疆地区的特殊历史背景和重要地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