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乐府指

作者:侠名 -
唐朝乐府指

很多朋友对于唐朝乐府指和两代乐府分别是指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块儿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两代乐府分别是指
  2. 乐府原指甚么后来把甚么也称为乐府
  3. 乐府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One]、两代乐府分别是指

〖One〗、乐府诗原为音乐官署,始于西汉。掌管朝会庙堂所用的音乐,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后世也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为“乐府"。末、元、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为“乐府”。这就是旧乐府。

〖Two〗、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末代郭茂传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乐府题者也。"

〖Three〗、概括的说,唐代以前的乐府诗就是旧乐府诗,唐以后诗人自立新题写的乐府诗就是新乐府诗。

[Two]、乐府原指甚么后来把甚么也称为乐府

“乐府”原指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后来把带有音乐性的诗体也叫乐府。

〖One〗、根据《汉书·礼乐志》记载,乐府是汉代封建王朝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宫廷官署。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乐府,主要掌管音乐,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

〖Two〗、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乐府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者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诗歌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但这种形式却相沿下来,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

[One]、乐府在西汉哀帝之前是朝廷常设的音乐管理部门,行政长官是乐府令,隶属于少府,是少府所管辖的十六令丞之一。西汉朝廷负责管理音乐的还有太乐令,隶属于奉常。

乐府和太乐在行政上分属于两个系统,起初在职能上有大体明确的分工:

〖One〗、太乐主管的郊庙之乐,是前代流传下来的雅公布古乐。

〖Two〗、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平时所用的乐章,它不是传统古乐,而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

西汉从惠帝到文、景之世,见于记载的乐府诗主要是以上两种。

[Two]、东汉管理音乐的机关也分属两个系统:

〖One〗、是太予乐署,行政长官是太予乐令,相当于西汉的太乐令,隶属于太常卿。

〖Two〗、是黄门鼓吹署,由承华令掌管,隶属于少府。

黄门鼓吹之名西汉就已有之,它和乐府的关系非常密切。至东汉,由承华令掌管的黄门鼓吹署为天子享宴群臣提供歌诗,实际上发挥着西汉乐府的作用,东汉的乐府诗歌主要是由黄门鼓吹署搜集、演唱,因此得以保存。

[Three]、乐府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乐府是中国秦、汉至隋代的宫廷音乐机构,掌管宴会、游行时所用的音乐,也负责民间诗歌合乐曲的采集。后世亦指有关音乐文学的体裁。作为诗体名的“乐府”最早即指后者,后来也用以称魏晋到唐代可以配乐的诗歌和后人效仿的乐府古题的作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