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文化农业

作者:原创编辑 -
唐朝文化农业

大家好,关于唐朝文化农业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唐朝农业有哪些成就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唐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方面的成就
  2.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介绍
  3. 唐朝农业有哪些成就

[One]、唐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方面的成就

〖One〗、农业:生产工具是铁农具和牛耕,井田制开始瓦解,兴修水利。

〖Two〗、手工业:官营手工业,掌握了冶铜技术。

〖Three〗、商业: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秦汉:〖One〗、农业:铁犁牛耕,重农抑商,水利。〖Two〗、手工业:炼铁炒钢技术,制瓷,发展迅速。〖Three〗、商业:丝绸之路,重农抑商政策的阻碍,商业总体水平部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隋唐:〖One〗、农业:犁耕完善,灌溉的筒车。〖Two〗、手工业:南请北白制瓷系统,丝织吸收外来风格。〖Three〗、商业:大运河开通,农村市集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问世,邸店的兴办,开设外贸港口,设市舶使,海陆丝绸之路,总之商业繁荣。

[Two]、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介绍

〖One〗、(1)政治方面:①知人善任,虚怀纳谏.皇帝充分发挥臣僚作用,减少了政策的失误.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唐朝的长治久安.②革新政治.唐初部分沿用隋制,但又有改革,沿用的部分隋制是因为那些制度不仅适应隋朝,在隋朝发挥了一定作用,而且在唐朝也能适应,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鉴于隋亡,制度又有所革新.关于革新、完善制度,将在“隋唐制度的革新”一节里讲,这里不必重复.

〖Two〗、(2)经济方面:①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隋炀帝无休止地征发徭役,迫使农民起义,唐朝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封建统治者立国的基础在农业,此项措施可以看做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基本的原因之[One]、②戒奢从简.这与上面的措施互为表里,一方面发展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大力提倡节俭,“贞观之治”的出现,与这种风气不无关系.

〖Three〗、(3)文化方面: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唐朝的文化策略,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兴科举是继承隋制,以儒为师是继承汉制.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大办学校,就其规模、种类、数量和课目设置,都是前代无法比拟的.

[Three]、唐朝农业有哪些成就

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比前代有所进步,开元年间发明曲辕犁,还出现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统一全国,在之后稳定的一百三十年之中,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总计一百六十多项。

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安徽镜湖、山东窦公渠、山西文水、河北三河、四川彭山、湖南武陵等。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总耕地面积达到14,003,862顷(折合今市制为12.197亿市亩耕地)。农业工具的进步以及水利工程的发展促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天宝八载(749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的唐玄宗开元〖Fourteen〗、年(726年)时,每斗仅十三文,青州、齐州每斗仅五文。五谷的丰盛直接体现在唐朝前期各地户口与垦田数量的增长。

唐朝中期之后,由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安史之乱期间遭受破坏,而淮河以南地区遭受战争的破坏相对小得多,所以淮河以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就在之后的发展之中超越黄河中下游地区,唐朝中期淮河以南的土地大量开垦及大修水利,插秧移植水稻,

使江淮的粮产量大幅增加,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白糖的制造始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宋以后长江以南各省种植甘蔗。种植贩运茶叶的发展形成南方经济的一大收入。

饮茶的习俗,从南方传到北方,逐渐普及。南方的茶叶,通过大运河和陆路大批运往北方各地,至吐蕃渤海,甚至远及波斯大食。然因赋税不足,国用匮乏,

贞元九年(793年)正月,盐铁使张滂奏请在主要产茶州郡及交通要塞,委派盐铁度支巡院设置茶场,由主管官吏分三等定价,每十税一,在唐朝中期以后成为国家的重要收入,因此在历史上成为正式建立税茶之始。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