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年唐朝

作者:本站原创 -
675年唐朝

大家好,675年唐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晚唐三绝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675年唐朝和晚唐三绝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唐代的四杰是那四位
  2. 晚唐三绝
  3. 唐朝冀王是

[One]、唐代的四杰是那四位

〖One〗、在唐代初年他们四位文学家笔下的诗词,可以说是达到了一定的巅峰,他们四人也为唐代的诗歌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Two〗、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Three〗、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名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

〖Four〗、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Five〗、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

[Two]、晚唐三绝

是“唐代三绝”而不是“晚唐”。虽然下诏御封“三绝”的皇帝是晚唐皇帝,但所封的人物却不是晚唐时期人物。

“唐代三绝”即:“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这是唐朝文宗皇帝(晚唐)向全国诏书御封的。

李白(公元701-公元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的诗飘逸洒脱、意境悠长,自由驰骋,充满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成为唐代的一绝,也是中国文化一绝。

裴旻,唐朝将军,著名剑舞师,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唐代开元时期人物。曾镇守北平郡,官至“左金吾大将军”。裴旻的剑舞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仅是观赏技艺,还能上阵杀敌,赢得战功,称得上是唐代一绝。

张旭(公元675年—约公元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生活在大唐盛世期间,历史上重要的书法家,以草书的成就比较高,被誉为“草圣”。

[Three]、唐朝冀王是

〖One〗、朱友谦(?~926年),初名朱简,字德光,河南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唐末五代时期大臣。

〖Two〗、初为陕州军校,杀害保义节度使王珙,依附宣武节度使朱温。朱温录为养子,更名友谦,表为陕虢节度使。朱温即位后,拜河中节度使,守中书令,封冀王。朱友珪弑父篡位后,阴附晋王李存勖,封西平郡王,守太尉。后唐庄宗灭梁入洛,赐名李继麟,守太师、尚书令,恩宠之盛,无人能比。

〖Three〗、同光四年(926年),得罪宦官伶人,为后唐庄宗所杀,时人冤之。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