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军户制

作者:原创编辑 -
唐朝军户制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朝军户制,以及唐代军队编制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古代兵役制
  2. 府兵制为什么瓦解
  3. 唐代军队编制

[One]、古代兵役制

〖One〗、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薪对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时期的卫所兵役制。

〖Two〗、中国古代兵制,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兵役制度。主要包括兵农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征兵制、军户制、团结兵制、民兵制、募兵制、卫所制等。

[Two]、府兵制为什么瓦解

〖One〗、府兵制是源于南北朝时北周宇文泰,府兵制是从全农皆兵(义务兵)的制度向募兵制(职业兵)的转化过程,府兵制又称为军户,就是这户人家要世代为兵,替朝廷去打仗,同时政府给予一定的土地和税收的优惠,府兵制对战乱时期的经济恢复有很重要的作用。

〖Two〗、同时府兵制的瓦解也是因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特别是到了唐朝的玄宗时期,军户不愿意为那一点土地与收入冒送命的风险去打仗;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导致军户逐步丧失了自己的土地。

〖Three〗、导致唐玄宗时期,府兵制的日益瓦解与募兵制的日渐成熟,且军队出现了严重的蛮族化。

[Three]、唐代军队编制

〖One〗、早期唐朝军队沿用“府兵制”。以均田制的农户为基础,于天下各道、州、县要冲设军府六百三〖Fourteen〗、所,总称折冲府,依编制规模大小分置上、中、下三等,府长官折冲都尉(正四品),副长官左、右果毅都尉,在府下设有团(又称营),官校尉,团下有队,设队正,队下为伙,设伙长。每营下辖五队,每队下领三伙,每伙领五位什长,各领十丁。以营为基本单位。

〖Two〗、按军种的功能和配备还可分中垒、屯骑、射生、越骑、步伍、长水等。其部属官品级依次为:别驾、长史、六曹尉、参军。主管各地戍军及军户,府依规模分上、中、下三等,兵役以一年五番轮流执役,约为1000-4000人,比较多时全国有六百多府,共计军卒七十余万。常年保持三分之一在役。

〖Three〗、于中央设十六卫将军衙门专事天下军马,分别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金吾卫、左右领军卫、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除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督京师兵马外其他各卫还兼领关中三百多府府兵。比较高上将军基本不设、以大将军总领诸卫、十六卫每卫长官为赐号将军、下设中郎、中郎将、左右郎将、以及录事参军、仓曹、兵曹、骑曹、胄曹参军。每卫维持卫军25000-40000人,所领为常备军。卫军基层营编制略高于府兵,习惯统称为鹰扬卫,营官上多一级旅帅,长官为鹰扬郎将,品级高于府兵果毅都尉。约常备兵马二三十万左右。(前身为长从宿卫又称彍骑)

关于唐朝军户制和唐代军队编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相关推荐: